2022年7月——10月,由四川省教育厅主办,成都理工大学承办,四川省普通本科高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教育出版社协办的首届四川省“高教社杯”大学生“用外语讲中国故事”优秀短视频大赛顺利举行。学校选送的三件参赛作品均荣获“三等奖”。
大赛旨在发挥新时代大学生良好的语言文字功底和视觉素养,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让国际社会对中国独特的历史传统、国情民风、中华文脉有深入的了解,让世界广为认识、理解和认同中国道路、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为构建对外话语体系、中国叙事体系和国际文化传播体系贡献青春力量。比赛从新时代大学生的视角,通过镜头语言和多种语言文字,记述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人与非遗技艺、器物、风貌流转相融间的轨迹经历和行动故事,多维度、广角度地呈现非遗的独特创造、时代价值和鲜明特色,在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民族自豪感的同时,强化大学生对于非遗传承与保护的使命担当,提升非遗的影响力、塑造力和国际传播力。
为了甄选出优秀作品参加省赛,基础教学部英语教研室统筹安排,精心组织校赛选拔赛,评选出三件作品晋级省赛,并认真选配指导教师。张琳、左胡雪两位教师指导工业自动化2133班王欣怡、数字媒体技术2132班夏雨欣、数字媒体技术2132班陈曦瑶、汽修2133班代意江、装备2132班何杰组建的团队,其作品名为《夹江年画》,该作品以夹江年画为主题,展示其作为川西南地道的农民画,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科技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不仅保留了传统木板年画的特点更是结合了现代科技,让年画作品更加丰富多彩。王泽艳、肖琪两位教师指导药品生产2133班邓肇鑫、药品生产2133班田若珏等学生组建的团队,其作品名为Salt Capital,讲述了千年盐都——“自贡”及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贡井盐深钻汲制技艺”。肖丽、周丽莉两位教师指导机器人2031班杨源、工业自动化2033班李曼宁、食品检验检测技术2132班刘心语组建的团队,其作品名为《竹编神韵》,讲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竹编”的历史和魅力,以及竹编手工艺者的匠人精神。
学校组织学生首次参赛就获得优异成绩,离不开同学们的认真准备及指导老师的精心指导,更离不开学校领导与老师们的大力支持。本次比赛形式新颖,主题鲜明,极大地提升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英语技能,展示了学生良好的学习风貌,展示了教师的教学指导能力,使同学们深入学习领会了匠人精神及非遗文化的魅力,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方面有了深刻的认识,对同学们加强英语学习提供了难得的实践机会。同时体现了基础教学部、英语教研室高度重视学校双高建设,积极响应教学改革,把双高建设的举措落实到日常教学工作中。